本文作者:admin

15篇现代文阅读(高考小说阅读100篇)

admin 2021-03-15 37
15篇现代文阅读(高考小说阅读100篇)摘要: 20篇现代文阅读徐行制题】高考考生必要精通的二十篇名家名篇现代文阅读之015——现代文阅读题中主观性试题误答例析北京四中徐行下面的现代文阅读题是我编写的.应该说,原文和题目都不是很...

  20篇现代文阅读

  徐行制题】高考考生必要精通的二十篇名家名篇现代文阅读之015——

  现代文阅读题中主观性试题误答例析

  北京四中 徐行

  下面的现代文阅读题是我编写的.应该说,原文和题目都不是很难,但学生在答题中仍然出现了不少失误.分析这些误答的例子,对指导学生现代文阅读,对今后语文学习及应考复习,都是会有很大帮助的.原题如下:

  阅读下文,回答1-8题

  幸福的错觉

  山樵

  (1) 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

  (2) 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30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

  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别开来.那种稀里哗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啧啧"地艳羡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

  (3) 文明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

  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90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于是,在人潮如涌、尘土飞扬的街头,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着眼皮,以每步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目礼.

  (4) 用多数人匮乏凸显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

  开秘密.宫廷秘传、限量生产以及豪门、帝都、王朝、超霸等标牌,无非是为这几个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黄金宴的就餐者之所以有睥睨众生的倨傲,是因为他们有魄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能把别人终生也不曾有的财富化成粪便!

  (5) 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

  (6) 汉末魏晋时,服食仙丹成了上流社会的时髦,因此致

  病、致死的有名医皇甫谧、晋朝的贾后、哀帝和北魏的道武帝等.流风所及,连买不起"五石散"的人也学着找个人多的地方躺下,作痛苦状,还念念有词:"药性发作了!"现代的穷人似乎少了这份"滚一身泥巴,博片刻虚荣"的耐心和风雅.但他敌不过广告无孔不入的诱惑,于是要泄莫名火,发无名怨.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搅得狼烟四起;贼心毒的恨不得药死所有幸福的邻居,在赴黄泉时扯平幸福与痛苦的落差.

  (7) 耐人寻味的是,万民钦慕帝王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来都难耐高处不胜寒

  的压抑.拿破仑之子在新年之际,当人们张罗着是送一座宫殿、城池还是送一支军队作为幼王的新年礼物时,他只想要一双农民穿的价值一个苏的木屐,穿着它上街,与那些赤脚在泥中追嬉的顽童一起玩耍.

  (8) 那是一个孩子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个苏.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能写成比喻句.限20字内,含标点,以下各

  项答题字数均含标点.)

  2.下面的例子,哪些是直接用来说明" 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孪生兄弟 "?(选三项)

  A. 非洲富婆戴铁环.

  B.手持大哥大,耷拉着眼皮在尘土飞扬的街头徘徊.

  C.买不起"五石散",却躺倒呻吟:"药性发作了!"

  D.绿林人搅得狼烟四起.

  E.拿破仑之子要穿木屐.

  F.道武帝服食丹药致死.

  3.第3段中的"文明人"指什么人?(限11个字内回答)

  4.第3段"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意思是什么?(限20字回答)

  5.第4段"为这几个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意思是什么?(限15字内回答)

  6.第5段"使文明躁动不安"是什么意思?(限20字内回答)

  7.第6段所说的"贼"指什么人?(限20字内回答)

  8.第7段"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指什么而言?(限20字内回答)

  以上

15篇现代文阅读(高考小说阅读100篇)

试题除第2题外都是主观性试题.下面试举学生答题的例子进行分析.

  还应该说明的是,老师所给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答案,学生答题也不是一无是处,这里我仅就其失误点谈谈我的看法.

  第1题

  【答案】一些人所谓的幸福,其实不过是痛苦.(或:幸福应是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否则只能是痛苦.)

  【误答举例】

  甲、 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做才算真正获得幸福.

  乙、 差异是幸福的错觉,幸福失去了原本的标准.

  丙、 告诫人们物质的享受和虚荣心的满足不是幸福.

  丁、 幸福常有痛苦伴随,其错觉使文明本末倒置.

  【分析】

  本题考查对中心的概括.原文1、5、8段对体现中心有重要作用.

  甲例使用了否定句式,这是一般概括所忌讳的,由于没有明确点出"把痛苦当幸

  福",答案没有落到实处.

  乙例语言模棱,前半句语句不通,后半句突然出现"原本的标准",这指的是什么呢没有讲清.

  丙例"物质享受和虚荣心的满足不是幸福"概括很好,若加上"甚至是痛苦",就符合题目要求了.

  丁例前半句与文意不合,后半句"其"字指代不明,"使文明本末倒置"又指什么,很含糊.

  第2题(答案:A、B、F 分析:略)

  第3题

  【答案】现代社会中(有文化)的人.

  【误答举例】

  甲、 真正懂得幸福含义的人.

  乙、 现代社会中内心空虚的人.

  丙、 被虚荣心侵蚀的社会中人.

  丁、 拥有许多财富的现代人.

  【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例共同的错误是把原文中泛指误解为特指,于是做出了片面的

  回答.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原句及上下文,应是不该答错的.

  第4题

  【答案】有钱人显示阔气的举动,往往被人认为是幸福.

  【误答举例】

  甲、 富人视一般人得不到的财富为幸福.

  乙、 富人形式上表现的富有只不过是幸福的错觉.

  丙、 有钱便是"幸福","幸福"成了富人们创造的产品.

  丁、 只有金钱才能满足富人们所谓的幸福.

  【分析】

  本题考查句意理解并涉及到第3段的文意.

  甲例主体错了,没有答出谁"规划"谁.

  乙例除了主体错了,还有"只不过是幸福的错觉"语句生硬,引用原文未作阐释,

  怎能作为答案呢?

  丙例中的"幸福"虽然加了引号,仍然未作阐释,"创造的产品"言不及义.

  丁例分析角度不对,脱离了原文要表现的意思.

  第5题

  【答案】多数人达不到超豪华的高消费.

  (或:向达不到超豪华的高消费的民众显阔.)

  【误答举例】

  甲、 人们都想营造现代家庭,变为绅士淑女.

  乙、 人们羡慕而不能承担这种高消费.

  丙、 迎合人们对幸福误解的消费心理.

  丁、 是为这种商品多找一些顾客.

  【分析】本题考查句意理解并涉及到对第4段文意的理解.句中关键词语是"网罗""看客".

  甲例脱离了广告人的意图,"都想"的概括也过于武断.

  乙例看到"人们不能承担"这一点应是符合文意的,但"人们羡慕"则有以偏概全之嫌.

  丙例所说的"迎合""消费心理"确实是广告人的用意,但题目让我们分析的那句话应是作者的看法,答题的同学没有把握题目的要求.

  丁例的分析仍是从广告人一方的意图而言.由于没有注意"网罗"特别是"看客"这些词语中体现的作者的情绪,因此出现了回答中的偏差.

  第6题

  【答案】富豪挥金如土的举动,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误答举例】

  甲、 穷人追求这种幸福,也想享受这种幸福.

  乙、 社会不安定,有些人在虚荣心驱使下做坏事.

  丙、 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方向.

  丁、 幸福的错觉使社会文明出现求虚荣和乱抱怨.

  戊、 幸福的错觉改变了文明的内容,使它错误发展.

  己、 所谓的"幸福"使人们看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涉及到5、6段,也是本文作者主要观点所在.

  甲例没有抓住"躁动不安"来分析,言不及义.

  乙例开句就写"社会不安定",本末倒置,因果不明.

  丙例中没写谁"使人们"怎样,"人生观价值观"失之笼统,原文还是谈的社会正常秩序.

  丁例中"幸福的错觉使……"不如说"富豪们的奢侈使……"更为贴切,"求虚荣和乱抱怨"没有达到作者的认识高度,作者认为已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戊例答得太虚,"改变"了什么"内容"?没讲出来."使它"的"它"指代什么,也不清楚.

  已例中"使人看不清什么是"是需要解释的,两个"幸福"一个加引号,一个未加引号,难道是让阅卷人去判断吗?

  第7题

  【答案】禁不住富贵的诱惑而铤而走险的现代穷人.

  【误答举例】

  甲、 现代穷人中一部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幸福"的人.

  乙、 指盗贼和抢劫他人的罪犯和杀害邻居的恶人.

  丙、 指滚一身泥巴博片刻虚荣的虚荣心.

  丁、 那些虽然不富但仍追求富人幸福的穷人.

  【分析】

  本题考查词义理解,涉及到第6段的文意.

  甲例"获得幸福的人"落脚点不准.

  乙例虽然罗列了几种"贼人"但未能对这些人的共性作出概括,

  特别是没有涉及犯罪原因(富贵诱惑),因而脱离了文意.

  丙例"指……虚荣心",谬."贼"怎么会是"虚荣心"呢?

  丁例恰好弥补了乙例中的不足,然而又缺少乙例中的内容(没涉及"犯罪"),仍属不全面.

  第8题

  【答案】虽然高贵富有,却没有自由,没有欢乐.

  【误答举例】

  甲、 拿破仑之子虽处在很高地位却追求贫民的幸福.

  乙、 世俗偏见和礼教对帝王子孙的束缚与压抑.

  丙、 指因家庭富有受世人嫉恨的生活而言.

  丁、 指帝王子女孤独的生活和追求平等的愿望.

  【分析】

  本题考查对7、8段文意的理解.

  甲例说小王子"追求贫民的幸福"不确.穿木屐,赤脚在149泥中

  嬉戏,就是"贫民的幸福"吗?不确.那是一种自由,是一种欢乐.

  乙例把"寒"理解为"束缚与压制"亦无不可,但"世俗偏见"和"礼教"都无来由,与文意不合.

  丙例"受世人嫉恨"没有原文依据,属于靠"想当然"来答题之列.丁例用"孤独"来概括幼王的生活,没有扣到"不欢乐""不开心"的"点"上."追求平等",口号太大,与人物年龄与作者意图不切合.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题中主观性试题的解答在学生中仍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分为理解有误和表达有误两大类.

  理解有误大致包括:误解词义、误解句意,还有一个对结构层次和写作特点的理解,这份考题没有涉及.误解的产生主要是对原文阅读分析不够,对原文整体把握不够,也有凭想当然来答题产生的错误.

  表达有误大致包括:指代不明、语言歧义、含混不清、以偏概全、失之笼统、脱离原文等毛病.而表达有误归根结蒂还是由理解不确而造成的.

  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误解误答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逐渐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在现代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是会得到较好的解决的.

  二)现代文阅读

  15、大自然的语言,候应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

  16不能,因为草木荣枯是从春到秋的过程,候鸟去来是从秋到冬再到春的过程,他们反应的是四季顺序,而且下文所举的例子实现介绍草木荣枯,再介绍候鸟去来,和下文有对应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17、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甲: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乙:."木瓜开花,点豆种瓜",则是向人们报告农时信息.

   用了同样的说明顺序(两点够了应该)

  现代文阅读.(15分)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叶圣陶⑴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

  小题1:(3分)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小题1:(4分)读得快(一目十行)写得快.(倚马万言)

  小题1:(4分)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生动论证了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的观点.

  小题1:(4分)示例一:课外阅读;(1分)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3分)

  示例二:写字潦草;(1分)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3分)

  小题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小题1: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小题1: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答时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语文阅读卡,一篇给10分,总共要15篇,格式如下

  1书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出版社: 人民文学

  页码: 1页至614 页原文精彩文句:"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朱赫来说.

  最有感触的一个情节:保尔的心又怦怦的狂跳起来了.他那朝思暮想的愿望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他又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阅读启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中的一段文字.是啊,就像书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同志,这个令我听到就信心百倍,浑生充满力量的响亮的名字,一个以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夺回自己的生命,却又置生死于度外,全身心投入到党和解放事业中去.虽然双目失明,不能在前线战斗,但他仍然不望在后方继续为解放事业而奋斗!

  =============================================

  2

  书名: 朝花夕拾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1 页至49 页原文精彩文句: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至于这一位"纪常郑绩"先生的意思,我却还是不大懂,或者象是说:这些事现在可以不必学,但也不必说他错.

  最有感触的一个情节:我本来并不准备做什么后记,只想寻几张旧画像来做插图,不料目的不达,便变成一面比较,剪贴,一面乱发议论了.那一点本文或作或辍地几乎做了一年,这一点后记也或作或辍地几乎做了两个月.天热如此,汗流浃背,是亦不可以已乎:爰为结.

  阅读启发: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41一阵烟雾……"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3

  书名: .《西游记》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 1页至 766页原文精彩文句:四壁寒风起,万家灯火明.六街关户牖(yǒu),三市闭门庭.

  钓艇归深树,耕犁罢短绳.樵夫柯斧歇,学子诵书声.

  最有感触的一个情节:三打白骨精

  阅读启发:大家一定听说过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吧!这本书说的是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那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过目不忘:心地善良的唐僧,本领高强的孙悟空,贪吃贪睡的猪八戒,忠诚老实的沙僧和许许多多阴险狡猾的妖精.为取真经师徒四人跋山涉水,餐风饮露.一路上智斗黄风怪、三打白骨精、狮驼岭斗三魔,小雷音寺擒黄眉……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今天说的这个人,出乎你们的意料,我说的不是那法力高强的孙悟空,而是那善良朴实的唐僧.唐僧为什么能走过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能战胜妖魔鬼怪?又为什么能最后取得真经呢?不是因为他有武功高强的徒弟,而是因为唐僧有一种坚持不放弃的信念.一个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支持,还要有精神上的支持,唐僧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走过了十万八千里路,并战胜了重重困难,才能最终取得真经.

  在学习了也要有这种信念,那九九八十一难就像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如果没有这种信念,那些困难就像一颗颗大石头,堵在"取经"的路上.正是这种不放弃的信念,才能把这些"堵路石"依依击碎、化解.这种信念是启明星,为你照亮前方的路;这种信念是指路牌,为你在迷雾中指引方向;这种信念是小石头,为你铺设成功的道路;这种信念是金钥匙,为你打开智慧的大门;

  这种信念是顺帆风,把你送向成功的彼岸.

  让我们用这种信念去打倒"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吧!

  寻找15篇初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宋词人物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梧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卷

  语 文

  试题: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6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159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

  14.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按图索骥:

  15.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16.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2分)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第⑹段"我"159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18.(1)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

  得过什么益处?(4分)

  (二)(12分)

  ⑴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长的人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会在最终得到平衡的.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

  

  成为了著名的盲人歌唱家; .个子高的,如姚明,自然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可以到美国的NBA去打篮球,风光无限;个子矮的,如拿破仑,按现在的标准大概得是二等残废了,但却不妨碍他成为盖世的英雄.

  ⑵这就像《红楼梦》里所说的: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这也就像伊索寓言里所讲的:高高的长颈鹿可以吃得着高高树上的叶子,却没办法走进院子矮小的门;矮矮的山羊吃不着高高树枝上的叶子,却轻而易举地走进了矮小的门.

  ⑶懂得了生命中的这一点意义,不仅是让我们不必为我们自身的长处而骄傲,不必为我们自身的短处而悲观;也不仅是让我们知道拥有再多,总会有失去的时候,失去的再多,总会有得到补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充分去体味到生命其实是一条流淌的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生命中的一种情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生命的一种情景.一条河在流淌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前一种风景,也不可能总是后一种风景,它要在总体流量的平衡中才会向前流淌,一直流入大江大海.因此,我们不必去顾此失彼,我们不必去刻意追求某一点,从而在这样生命的平衡中,让我们的心态更加从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舒展.

  ⑷当今土耳其首富萨班哲先生,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命运似乎和他开着残酷的玩笑,他的两个儿女都是残疾弱智.但他却以为这其实就是生命给予他的一种平衡,而不去怨天尤人.他想开了,不幸与幸运之间沟通的桥需要的就是生命的平衡.他用自己富裕的钱,在伊斯坦布尔修建了一座残疾人公园.他希望以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来平衡更多残疾人不如意的生活,从而使自己不如意的生活达到新的平衡.就这样,他在富有和贫穷、健全和残疾、得到与失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平衡.

  ⑸人的一生,并非"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选择,而总是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平衡力量的显示.这样,我们的生命处于一种能量守衡状态中,而对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极端才不会或得意忘形或惊慌失措.生命就是在这样的阴阳契合、内外互补、得失兼备和相辅相成中达到平衡.寻找这样的平衡,便寻找到了生活的艺术,寻找到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生命平衡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定力,是我们琐碎人生的定海神针.

  (作者:肖复兴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在第⑴段画线处,请你补充一个典型事例.(2分)

  21.第⑵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第⑶段引用诗词有什么作用?(4分)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的结构是:总—分.

   B.文章引用《红楼梦》的故事论证了中心论点.

   C.萨班哲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他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

   D.第⑸段画线句中的"总"字,强调了"生命平衡的力量"贯穿人的一生.

  23.当你生活不如意时,你是如何平衡心理的?请举一个事例说明.(6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6分)

  14.(2分)按图索骥:文中指让"儿子"按母亲的指点去看病. 

  15.(3分)忐忑 自责 欣慰

  16.(2分)准确地表现出"我"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狠下决心,让"儿子"独自到医院看病的情形.(分析1分,表述1分)

  17.(2分)B

  18.(7分)

  (1)(3分)在磨炼"儿子"的过程中,"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1分)教育"儿子"的方法得以改进,(1分)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1分)

  (2)(4分)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1分)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1分)

  益处:长辈的教导让我们少走弯路,(1分)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1分)(或答路线图内容1分,益处1分)

  (二)(12分)

  19.(2分)生命需要平衡.

  20.(2分)示例:耳朵聋了,德国的贝多芬却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事例典型1分,表述1分)

  21.(4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

  作用:引用诗词,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文采,又增强文章气势;(1分)比喻生命的两种情景,形成对比,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1分)

  22.(2分)D

  23.(2分)示例:考试考砸了,我会鼓励自己,"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回报",只要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精品(文)实时阅读<<<<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teambuilding-cq.com/teambuilding/4735.html发布于 2021-03-15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前程书宫,小说,小说网,小说阅读,小说阅读网

阅读
分享